在铝镁合金分公司电解二车间,持续高温、强磁场的环境是长期困扰作业人员的一道难题。在传统作业模式中,天车工必须站在距离电解槽仅1.5米的狭窄操作平台上,手持天车遥控器,完成打壳、开口等精细作业。每次作业持续约15分钟,作业人员不仅要承受高温的炙烤,还要时刻留意因磁场干扰可能导致的设备误动作。有着20年从业经验的天车工郑亚龙表示,在高强度作业时,汗水流进眼睛都不敢松手擦拭,因为打壳精度只要稍有偏差,就可能引发电解质喷溅。高温环境下,每班需要补充5升以上饮用水,并且工作效率较常温环境下下降了30%。 面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电解二车间技术团队积极探索解决方案,经过2个月的资料查阅、反复实验以及10余次方案优化,一套融合工业视觉与传统控制的“天车智眼远程操作系统”逐渐诞生。目前,该系统已在一台多功能天车上进行了试装。 该系统创新性地构建了“天车视觉中枢+移动终端”的作业体系。在电解槽上方安装4K双目摄像头,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实时画面传送到出铝小车的显示屏上,天车工只需在车间出铝端路面借助多屏联动就能完成操作。显示屏的双画面可显示打壳机头全景,还能呈现机械臂特写画面,另外的画面则通过安装在天车上部的多个摄像头,以俯瞰视角进行实时监控。在抗干扰设计方面,技术团队采用多层电磁屏蔽材料包裹线缆,有效将磁场干扰降低85%,确保在800高斯的强磁场环境中也能稳定成像。 走进安装了智眼系统的天车作业区域,曾经需要“全副武装”在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天车工,如今身着整洁工装、坐在显示屏旁就能完成操作。初步估算,该项创新改造全面投入使用后,作业效率将提升20%,天车工的劳动强度也会降低60%。 天车智眼系统的成功实验,为分公司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宝贵范例,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机器换人+智慧管控”的转型发展路径。目前,车间正在持续对这一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后续还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持续推动整个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
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陕ICP备12002229号 )
|四博互联网络支持 投稿邮箱:394942094@qq.com
地址: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工业园区 邮编:727100
陕公网安备 61020402000127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