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高质量发展中一个国企承受之重——陕煤集团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观察

2019-8-13 16:05| 发布者: 春风化雨| 查看: 10168| 评论: 0|原作者: 王向华 程靖峰 分享到:
朗读:
摘要: 8月7日18时,在铜川王石凹矿井口,蔡玉华和工友们已经忙活了一整天。不过,他们并不是忙着挖煤而是在整修井口。3年多前因去产能关闭的王石凹矿正在转型发展工业旅游,矿工蔡玉华听到消息后决定留下来,再干一番事业 ...


8月7日18时,在铜川王石凹矿井口,蔡玉华和工友们已经忙活了一整天。不过,他们并不是忙着挖煤而是在整修井口。3年多前因去产能关闭的王石凹矿正在转型发展工业旅游,矿工蔡玉华听到消息后决定留下来,再干一番事业。

当天16时,距离王石凹矿60多公里的杏树坪崔家沟矿,雷云涛和同事们陆续换衣、下井。8小时后,他们才能回到地面。从王石凹矿转岗到这里快4年了,雷云涛慢慢习惯了王石凹至崔家沟两点一线的生活。

随着煤炭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2016年,陕煤集团将原计划3年关闭的18处矿井在这一年内关闭到位。企业走到了转型突破的历史关口,困境之下,路在何方?

创新驱动破解企业的“转身之困”,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陕煤集团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走出一条传统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5万名职工踏上二次创业的征程,绝境之下,如何突围?

“减员一批、输出一批、调剂一批、退养一批”,陕煤集团坚持“煤空城不空”,人员“转岗不下岗”,平稳地解决了去产能中“人到哪里去”的难题,使许多职工在新岗位、新征程上更出彩。


主动做好去产能“加减法”


主动关闭18对矿井,放眼全国置换产能,优质产能占比超95%

2015年9月23日被蔡玉华永远记在了心里。这一天,王石凹矿关闭了。

那天,蔡玉华最后一次下井。“煤矿在,我是矿工。煤矿没了,我是什么?”家里三代都是矿工的蔡玉华反复呢喃着。

王石凹矿是著名的“功勋矿”。它是“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也是西部地区第一个煤矿项目,曾被誉为“共和国煤炭工业的长子”。从2014年开始,陕煤集团在全行业率先启动关闭资源枯竭、安全环保指标差、竞争力弱的8对矿井。在铜川矿区,王石凹等5对矿井被列入关停名单,压减产能555万吨。

关井压产没有因职工的不舍而放缓。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陕煤集团原计划3年关闭的18处矿井在一年内关闭到位,退出产能1815万吨,占全省62%,为优势产能释放腾出空间。

在国家严控煤炭新增产能的大背景下,陕煤集团积极利用产能置换政策,除主动关闭省内的落后矿井、置换一些产能指标外,还把目光投向全国。陕煤与重庆市的合作就是一个典范,其开创了跨省份能源战略合作的先河。截至今年7月底,“陕煤入渝”累计超过2300万吨。

煤炭去产能先声夺人,超前改革为企业发展带来红利,更为去产能政策制定贡献了力量。2017年7月,作为地方国企代表,陕煤集团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交流。

通过放眼全国换产能和内部老区减量,陕煤集团在新区项目审批上做“加法”,新增核准了陕北、彬长矿区6个矿井项目,增加优质产能近6000万吨。目前,优质煤炭产能占比超过95%。

“如果没有当时观念上的先人一步、行动上的快人一拍,我们就没有后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步步主动。”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表示,在煤炭行业最低谷时,陕煤集团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关闭落后产能任务,企业平稳运行、轻装前进。


企业“瘦下去”职工“动起来”


主导省内大规模成建制职工划转迁徙工程,分流安置职工5万多人

2017年冬,一台由陕煤集团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在铜川矿工俱乐部上演。晚会开篇的情景诗朗诵《走过寒冬》,有句台词令人动容:“关井的时候,请轻一些,再轻一些,你哪里知道啊,我们有多么的不舍……”

一代建设、二代发展、三代转型,一代又一代矿工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使命。王石凹矿、鸭口矿、东坡矿……相依为命的矿井关闭了,老矿区基本成为“空壳”。但人在、家在,就要转型发展。

面对9000多名职工分流安置的压力,铜川矿业公司提出了专业化服务、新能源产业、旅游业、现代生态农业四个转型方向,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远离矿区的咸阳子午岭康源生态农业科技园,是王石凹矿职工“走出去”的第一站。3年前,接过生态农业科技园经营权时,大家既高兴又发愁:有活儿干,就有希望!但让井下攉煤架棚、打眼放炮的采煤工人插秧种菜、喂鸡养鱼,无异于让一双粗笨的手在丝绸上绣花,实在有些为难。不过,30多名吃苦耐劳的矿工很快学会了开播种机、除草种菜……完成了从采煤工到职业农民的“华丽转身”。目前,王石凹矿计划与专业的农业公司合作,3年内投入459万元,安置职工500多人。

旧貌换新颜的王石凹矿“关而未停”,筹划建设煤炭工业遗址公园,搞起工业旅游。因矿井关闭处在新的人生“岔路口”的煤矿工人在企业的帮扶下实现了“重生”:有的留下,像蔡玉华一样,继续守护着“新生”的老矿井;有的转岗,像雷云涛一样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继续为煤炭事业发光发热。

铜川矿业公司平稳分流职工9000多人;蒲白矿业、韩城矿业、澄合矿业……从开始关井压产至今,陕煤集团主导了省内大规模成建制职工划转迁徙工程,平稳分流安置职工5万多人。

“关中老矿的老一辈矿工,很多都是当年成建制划转过来,支援西部建设。他们身上顾全大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分流安置中得到充分展现。”陕煤集团总政工师李永刚说。


向着更强更优迈进


建设全球最大的高端煤化工项目,谋划“通江达海”的现代物流网

产能北移、战略北移,陕煤集团未雨绸缪,开始谋划更长远的发展,陕煤人也如候鸟般向陕北迁徙。

王建文就是其中一员。13年前,他从铜川玉华矿一路北上,参建神木柠条塔矿。虽说远离家乡、条件艰苦,但陕北还是充满了诱惑:世界最好的资源和开采条件,先进装备和技术云集,这里是放飞梦想的地方。

王建文主持实施了厚煤层“110—N00工法”工业性试验。N00工法及关键设备被写入《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引领第三次矿业技术革命。在陕北的广阔天地,陕煤集团重塑煤炭产业优势,大手笔擘画煤化工新战略,向更强更优迈进。

“一秒钟生产2吨煤,一分钟就能生产出两火车皮优质煤。”陕北矿业公司董事长吴群英说,陕北有“30岁”的矿井,更有“10岁”“1岁”的矿井,还有正在启动的榆神三期,正在办理规划的榆神四期千万吨级矿井群。

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陕煤集团谋划跳出卖煤、发电、卖基础化工产品的阶段,向高端化、精细化煤化工迈进。依托3个千万吨级矿井,陕煤集团瞄准了纺织材料、汽车材料及建筑装饰材料三大领域,在陕北计划投资1022亿元,建设全球最大的煤化工项目,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化工园区。陕煤集团利用自身原料和能源价格优势,吸引高端材料和下游相关加工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建成后每年可转化煤炭超过2000多万吨,生产30多种化学品。

未来,陕北煤炭、化工品产能将进入新的扩张期,运输结构怎样调整?市场又该如何布局?为此,陕煤集团参股国内最长的运煤专线蒙华铁路,推进蒙华铁路集运线靖神、冯红铁路建设,布局荆州港、襄阳港项目,为“两湖一江”及西南区域资源保供,构建起“通江达海”的现代物流网。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引领,陕煤作为行业内国企的代表,必须主动把企业发展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对于陕煤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杨照乾有着清晰的认识,肩负起能源革命的使命,推动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做高质量煤炭和相关产品产业体系、供应体系的探路者和引领者。


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陕ICP备12002229号 )
 点我嘛|四博互联网络支持 投稿邮箱:394942094@qq.com
地址: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工业园区 邮编:727100
陕公网安备 61020402000127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返回顶部